《诗经》《豳〔bīn 宾〕风·七月》中有一段:“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有关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诗经》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农业经济的第一手史料 |
B.反映出“男耕女织”已成为当时主要生产方式 |
C.文中描绘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场景奠定浪漫主义基础 |
D.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 |
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长城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基础 | B.秦长城西起陇西,东至临洮 |
C.清康熙“修德安民”,不修长城 | D.山海关、喜峰口均是长城重要关隘 |
下图是徐悲鸿所画奔马。徐悲鸿曾赴欧洲学习写实的专业绘画技法,从中他发现了根治中国画之重复、模仿的方法。然而,在巴黎和柏林学习了八年之后,他又重新回到运用中国艺术体裁、注重吸收中国传统画法以完善绘画风格的老路上来。徐悲鸿的创作历程表现了
A.中西方绘画技法相互融合 | B.文化爱国者抵御外国影响 |
C.文化交流中的全球化趋势 | D.中西方绘画技法难以融合 |
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
A.钟繇 | B.怀素 | C.欧阳询 | D.苏轼 |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 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
C.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 |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
《华西都市报》2013年12月17日报道: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重要发现。墓葬内发现920支医学竹简,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填补了我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对以上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成都地区的丝织业很发达 |
B.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西汉有关历史的认识 |
C.西汉时成都地区的中医学全国领先 |
D.考古发现说明了当时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