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满足c(H+)·c(OH—)=10—24,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AlO2—、Cl— | B.Na+、Cl—、SO42—、HCO3— |
C.NH4+、Na+、NO3—、SO42— | D.Ba2+、Na+、Cl—、NO3— |
现有如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化合均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阴、阳离子的相互吸引力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A.①②⑤正确 | B.都不正确 |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 D.仅①不正确 |
在金属晶体中,根据影响金属键的因素判断下列各组金属熔沸点高低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A.Mg>Al>Ca | B.Al>Na>Li |
C.Al>Mg>Ca | D.Mg>Ba>A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分子 |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
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只有② | D.只有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