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读图回答。关于图中自然带,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B.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
图中⑤所表示的自然带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非高原 | B.西欧平原 |
C.内蒙古高原 | D.刚果盆地 |
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一致的是
A.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 | B.从1890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 |
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 | 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 |
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 |
C.消费方式的变化 | 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
读下表,回答: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 (亿) |
城市化水平 (%) |
城市人口 (亿) |
城市化水平 (%) |
城市人口 (亿) |
城市化水平 (%) |
|
1950 |
7.34 |
29.2 |
4.47 |
53.8 |
2.87 |
17.0 |
1960 |
10.31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 |
13.71 |
37.1 |
6.98 |
66.6 |
6.73 |
25.4 |
1980 |
17.64 |
39.6 |
7.98 |
70.2 |
9.66 |
29.2 |
1990 |
22.34 |
42.6 |
8.77 |
72.5 |
13.57 |
33.6 |
2000 |
28.54 |
46.6 |
9.50 |
74.4 |
19.04 |
39.3 |
2010 (预测) |
36.23 |
51.8 |
10.11 |
76.0 |
26.12 |
46.2 |
上表说明
A.1950年—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
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 |
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 |
D.195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
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
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看法,正确的是
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 |
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 |
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 |
读下图,回答: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
A.人均耕地面积少 | B.农业投入少 | C.土壤贫瘠 | D.水旱灾害频发 |
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
A.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 |
B.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 |
C.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 |
D.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 |
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
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 B.工业基础好 | 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 | D.土壤肥力高 |
全球变暖是令全球注目的一件地理环境变化的大事。回答:下列事件或现象与此有关的是
A.马尔代夫总统率内阁海底开会 |
B.近百年来亚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降水减少了0.3%左右 |
C.各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D.浙江省沿海加大海堤的建设力度 |
下列做法对解决全球变暖没有帮助的是
A.建立碳交易市场 | B.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
C.提倡使用小排量家庭汽车 | D.改进煤炭的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 |
2009年11月中旬的强冷空气活动使我国东部不少地区遭遇了大雪和冰冻。有些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杭州由于天然气供应减少,还出现了为保障生活用气,不少工厂停工让气的现象。回答:有关天然气的正确说法
A.后煤炭时期的主要能源 |
B.属可再生能源 |
C.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不断攀升 |
D.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
关于此次强冷空气活动及影响的正确说法是
A.强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由于气温下降和水汽量增加,形成了大雪和冰冻天气 |
B.强冷空气影响使气温急剧下降,居民用气量大增使不少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 |
C.强冷空气影响使陆路交通受阻,造成杭州市天然气供应紧张 |
D.寒潮是促使此次强冷空气南下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