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和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而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不过是人类的手足之疾,全球气候变暖才是人类的心腹大患,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头等大事。
(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__________________,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______,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
(2)下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若生产者有50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kg。
③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0mg,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条件下,每小时释放32mg的氧气,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mg。
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的途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该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活动的相对强弱也可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相对含量。
某生物小组经过大量观察发现鼠妇(潮虫)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为探究鼠妇是否也喜欢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他们提出假设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针对鼠妇是否也喜欢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生物小组的同学提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2)实验预期: 。
(3)实验方法步骤:
①取一个黑色纸盒,在黑色纸盒中铺厚度、湿度均适宜的土壤。
②取同种生长状态、活动能力基本相同的鼠妇10只,置于黑色纸盒中(如图1所示)。
③将黑纸盒用黑纸板完全盖住,使鼠妇在黑纸盒中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实验开始时,将黑纸板盖住黑纸盒的一半,另一半用透明的玻璃板盖住(如图3所示),一分钟后立即观察、记录鼠妇在纸盒中的分布情况。
④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③5次。请在下列空白处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⑤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于统计实验结果
(4)实验结果:鼠妇在黑纸板下分布的数量多于在玻璃板下的数量。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6)讨论:
①实验中为何取10只鼠妇而不取1只。
②实验中操纵的变量是,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写出2个)。
③收集全班的数据用于实验结果统计,符合实验设计的原则。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T1)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时CO2吸收速率(mg/100 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100 cm2叶·小时) |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mg CO2/100 cm2叶·小时)。
(4)使温度(T1)保持恒定,在24小时内对B植物连续进行先光照一段时间,然后黑暗处理的操作,若只提供9千勒克司的光照强度,则需要连续光照时间大于小时,才能使植物生长。
(5)根据你在第(4)题得出的结论,使温度(T1)保持恒定,在24小时内对B植物进行先光照10s再黑暗10s交替的处理,那么,B植物在这一天内 (能/不能)积累有机物。
(12分,每空1分)下图为高等植物有性生殖、个体发育过程及一些育种方法,其中母本基因型为AABb,父本基因型为Aabb,其中F能为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④、⑤和③是两种育种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下图中,植物体的所有细胞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并写出相应名称)。
(2)图中①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可以称为_________________,③育种方法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则该方法是_________性繁殖,④⑤合称_______________育种,其中④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C是_______________植株。
(3)若③育种方法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根据亲本的基因型,请回答:
A若②与④⑤能形成相同基因型的新个体,则E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B若②③能形成相同基因型的新个体,则F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C若②发育成新个体的表现型与父母本的表现型都不同,则发生的这种变异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如图1表示小麦的某种生理活动,图2表示小麦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的吸收O2和释放O2量的状况,请据图回答:
(1)图1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当突然撤走光照,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A、B、C 中含量增加的是。
(2)图2中a点时小麦生理活动的特点是。
若25℃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30℃是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此图为25℃时测得的,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到30℃。a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左或右)
(3)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光照强度为c时叶绿体产生的O2去向。
(4)若改用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来表示小麦生长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在图4中表示出这一关系的曲线。
(5分,每空1分)下面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形式进行的。在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用字母表示)。
(2)有人认为“第二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它所同化的总能量是其吃掉的有机物中储存的全部化学能”。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
(3)如果该生态系统是一片闲散地,生物课外小组同学对此地的部分植物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种群密度(株/m2)调查,调查的常用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