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研究:
(1)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曲线b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量与甲状腺的体积呈_____。
③通过该实验,还可以给医生启示,对于患甲亢的病人的治疗可以实施_______。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__________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________就会抑制_____和_____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3)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含碘氨基酸,不是蛋白质。因此,有人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受相应基因控制”,你认为该说法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A: C: .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的原则?
。
(3)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若出现 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若出现 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镜观察。
(2)①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②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的核糖体(细胞内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放入含下列几种氨基酸,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条件,最终合成了一个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15O17)。请回答:
(1)人体中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它们的结构通式是。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氨基酸通过方式合成多肽。
(2)该多肽链含有个肽键,含有游离的氨基有个,有个天门冬氨酸参与该多肽的合成,其中天门冬氨酸的R基是。
(3)如果得到的一条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4)若丙氨酸的“H”用“T”(T为氢的同位素氘)来代替,赖氨酸的“H”用“D”(D为氢的同位素氚)来代替,其余两种不变,试想想,在缩合过程中产生的水可能有:(要求填分子式)。
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图中拟核中重要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A和B在结构上不同于C、D结构图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A、B、C、D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需要与其他分化的细胞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的细胞是。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生活的生物。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 等元素。
(2)B的名称叫 ,1分子的B是由 、 、
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示表示) 。
(3)C的作用是 。
(4)D、E在细胞中的分布可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分布,物质D被 染成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