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责任首先是对中国人民的责任。今日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供养着世界约1/5的人口。在和平发展中,没有哪个别的国家遇到过这样大的挑战。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消除了2亿多人的贫困。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6年的73岁,2006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27%。这一切,本身就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这种贡献体现在
A.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
B.我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了贡献 |
C.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 |
D.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建议,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这一事实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决定权
③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佐证了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S市公安局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了群众代表和基层民警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基层户籍管理民警、“城中村”居民代表、暂住务工人员代表畅所欲言,对如何落实《意见》提出了具体建议。在这里,该市公民
①表达社情民意,直接参与决策②参与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③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④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启示文艺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
A.创新人民大众喜爱的传播方式,不断推动经典文化向前发展 |
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C.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
D.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检验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
半年多前,2014中国“南非年”暨南非文化季在北京等地隆重举行;今年3月15日,2015南非“中国年”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拉开帷幕,掀开了中南人文交流新的篇章。中南互办文化年表明
A.文化在相互渗透中融合 | B.文化在相互继承中发展 |
C.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竞争 |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传播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这体现了
A.实践与理论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真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有机统一 |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辩证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