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极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2月12日,灾害已经造成了107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灾情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救灾资金,至2月14日,累计投入救灾资金54.83亿元,还及时预拨、增拨城乡低保资金,对重灾省区的低保对象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助。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救灾资金54.83亿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 B.流通手段 | C.价值尺度 | D.赠送或补助手段 |
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下列能够反映这 一民族品格的是 ( )
①昭君出塞 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援助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 ④派出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主要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
A.勤劳勇敢 | B.自强不息 | C.团结统一 | D.爱国主义 |
每当中华民族面对重大困难时,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显出来。面对特大震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这说明 ( )
A.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C.文 化的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第6-7题:
6.所谓“求同存异”就是 ( )
A.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寻求共同点,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只接收相同的文化,排斥不同的文化
C.在相同的文化中找出不同的特点
D.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7.所谓“兼收并蓄”是指 ( )
A.全面接纳和吸收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 脉相承
D.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
A.汉字和史记 | B.文字和史书典籍 | C.汉字和史书典籍 | D.《春秋》和《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