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 )
A.用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 |
B.利用DNA合成仪化学方法直接合成 |
C.将供体DNA片段转入受体细胞中,再进一步筛选 |
D.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mRNA |
下图是豌豆的去顶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豌豆茎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
B.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
C.生长素不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 |
D.植株内生长素下降的同时,赤霉素也大幅度下降 |
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 |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恶苗病是赤霉素作用的结果 |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
C.脱落酸可促使老叶凋落 |
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
甲图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乙图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甲图中C部位和D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分别相当于乙图中的哪一区间( )
A.Ⅰ~Ⅱ区间和Ⅱ~Ⅲ区间 |
B.Ⅱ~Ⅲ区间和Ⅰ~Ⅱ区间 |
C.Ⅲ~Ⅳ区间和Ⅰ~Ⅲ区间 |
D.Ⅰ~Ⅱ区间和Ⅲ~Ⅳ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