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3回答3、4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
|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
|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
|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
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近三十多年来新疆产业发展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的产值持续下降 |
| B.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
| C.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 |
| D.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
影响新疆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政策导向 | B.科技进步 | C.气候变化 | D.资源开发 |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各功能区的布局,正确的是()
| A.甲—工业区 | B.乙—低级住宅区 |
| C.丙—商业区 | D.丁—高级住宅区 |
乙功能区布局合理的理由不包括()
| A.靠近文化区 | B.位于河流下游 |
| C.位于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 D.靠近旅游景点 |
2012年由中国铁道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合作建设的哈(密)罗(布泊)铁路全线铺通。罗布泊湖水虽然干涸,但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钾盐储量居全国第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天上无飞鸟 | B.地上不长草 |
| C.百里无人区 | D.风吹石头跑 |
修建该铁路的重要意义是()
| A.开垦荒地,扩大我国的耕地面积 |
| B.改变我国钾肥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
| C.开发地下水资源,增加新疆人口密度 |
| D.增大新疆煤炭外运,促进经济增长 |
一名中学生骑乘一辆配有某地理信息技术装备的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该装备每1分钟自动接收信息一次。假设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影响。下图是该学生骑乘自行车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自行车上配有的地理信息技术装备是()
| A.RS | B.GPS | C.GIS | D.数字地球 |
对图中各点高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高于乙 | B.乙低于丙 | C.丁低于戊 | D.庚低于辛 |
该学生在丙、丁两地可能看到的农作物分别是()
| A.柑橘 大豆 | B.苹果 小麦 |
| C.茶树 水稻 | D.天然橡胶 玉米 |
下图为我国 2040年“理想人口”年龄结构和各年龄人数预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理想人口”相比,关于预测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偏高 | B.出生率较高 |
| C.老年人口较少 | D.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图中各年龄人数预测值最高的人口大约出生在()
| A.1950年 | B.1970年 | C.1990年 | D.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