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黄钟•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注】元好问,金末元初人。金朝灭亡后,他不愿在元朝为官,回故乡隐居,过着遗民的生活。
这首曲子就是在他国破家亡后回归故里所作。
(1)《乡村四月》第一、二句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第三、四句运用
了 的表达方式。
(2)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选一首)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分)
(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 答:
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后两句诗来表达感情的?
阅读这首题画咏物诗,回答问题。
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⑴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⑵本诗四句中,你最喜欢其中哪一句?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阅读唐代诗人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完成后面二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
②回乐烽:灵州略西南的属县回乐县一带的烽火台。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胡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碛(qì):沙石地,沙漠。
(1)这两首诗在内容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写出具体内容,两点即可)
(2)这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谈谈它们各自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