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
D.某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7.0 kJ/mol(燃烧热) |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
C.S(s)+O2(g)=SO2(g); △H=-296.8kJ/mol(反应热) |
D.2NO2=O2+2NO; △H=+116.2kJ/mol(反应热) |
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1)△H= ―285.8kJ/mol |
B.2H2(g)+ O2(g)=2H2O(1)△H=" +571.6" kJ/mol |
C.2H2(g)+O2(g)=2H2O(g)△H=" ―571.6" kJ/mol |
D.H2(g)+![]()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