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11“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回答30~32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阅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B.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盛行图示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天山的雪线下降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
D.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C.上游河段下蚀作用强烈,河谷呈V型
D.流域内因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大

游客被困在如下图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C处陡崖最大高度可能为(  )

A.390米 B.420米 C.220米 D.180米

下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  )

A.① B.② C.③ D.④

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线观测到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D.D点

下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面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

A.a  B.b C.c    D.d

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