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图14“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37~40题。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 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 | 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
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 |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 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 |
关于宝鸡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 B.典型民居是四合院 |
C.境内由北向南依次为中温带、暖温带 | D.煤炭资源居全国首位 |
近年来,国家紧急叫停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的乙醇汽油的生产,而鼓励大力发展以甜高粱、甘薯、甘蔗等为原料的乙醇汽油的生产,其原因是 ( )
A.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得以缓解 | B.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
C.粮食乙醇汽油质量不高 | D.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
B.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
C.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
D.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
图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读图回答5—7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球坐标是( )
A.0°,70°E | B.23°26′N,20°W | C.0°,110°W | D.23°26′S,100°E |
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15时20分 |
B.3月21日8时40分 |
C.9月23日15时20分 |
D.9月23日8时40分 |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南半球 |
B.此时扬州的昼长和夜长比值为1 |
C.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值 |
D.此时华北平原可能正值小麦收获期 |
如图,一极地考察船从A沿东南方向到达B。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3~4题。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28° | B.42° | C.48° | D.62° |
考察船到达B地时,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550千米 | B.1100千米 | C.2330千米 | D.4660千米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美国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是30年来人类第一次发射的探测水星的宇宙飞行器,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8月3日凌晨2时16分,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乘“德尔塔2号”火箭升空,飞向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小,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成员—水星。
材料二: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水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回答后面2道题目。该地区可能位于()
A.江汉平原 | B.松嫩平原 | C.宁夏平原 | D.成都平原 |
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 B.共同性原则 | C.持续性原则 | D.地域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