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雪龙”号船从上海起航,向南极出发,并于当地区时2005年1月18日0时16分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读右图。
当中国昆仑科考队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
| A.17日2l时16分 |
| B.18日3时16分 |
| C.17日11时16分 |
| D.18日13时16分 |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位于中山站(69°22′S,76° 23′E)的:
| A.西南方向 | B.西北方向 |
| C.东南方向 | D.东北方向 |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与中山站之间的距离约为:
| A.1250千米 | B.440千米 | C.880千米 | D.1100千米 |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中国北京中关村 | B.中国的西宁 |
| C.美国的华盛顿 | D.澳大利亚的珀斯 |
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在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 B.在上海建钢铁厂 |
| C.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 | D.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
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
|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 D.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黎巴嫩环境部长萨拉夫2006年7月29日公布,大量原油从被以色列空袭摧毁的南部发电厂的储油槽流入地中海,造成黎巴嫩约130千米海岸污染。目前污染地带向北一直延伸到距贝鲁特45千米的沙卡,向南达到距首都85千米的西南部港D西顿。造成该地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石油污染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
| B.利用吸油毡.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
|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
| 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名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 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 |
| C.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 | 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
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为北岸,河口中一岛屿将长江口分为①.②两河汊,则
| A.河口中的岛屿最终将与N岸相连 | B.M沿岸筑港条件较好 |
| C.N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 | D.①②两河汊相比,②河汉的河水流量较大 |
图1为商品农业,2为种植业,3为密集农业,阴影部分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亚洲水稻种植业 |
| B.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
|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
| D.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 |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
| B.地中海气候 |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受两种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
| B.②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 |
| C.③气候最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 D.①、②、③三种气候夏季均是高温多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