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上分析,对“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正确理解是( )
A.得到中原就可以永远得到天下 |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 |
C.没有注意到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地位 | D.把握住部分就能搞好整体 |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年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
B.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
C.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
D.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
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二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海派清口”是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所创立,是从上海的单口滑稽、北京的单口相声以及美国的脱口秀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其内容涉及当前社会热点、焦点,传播的是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深受观众喜爱。这启示我们( )
①继承传统文化需要注入时代精神 ②文化创新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③文化创新要在博采众长中渐趋统一 ④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央电视台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3暑期在科学教育频道周末黄金时间播出。该活动主题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说明( )
①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借助现代大众传媒②特定的文化活动能使人感受文化的熏陶
③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标识④推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形式的创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