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以上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哪些原理和方法论,是怎样体现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对"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小白菜"、"海宝蓝"……志愿者已经成为世博会最靓丽的风景线。对于"世博会后,中学生能否更加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这一话题.某高中生的观点是:能!他的理由是:
(1)从汶川到玉树,从特奥会到奥运会,到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这些志愿者对中学生具有榜样作用。
(2)由20万注册志愿者和200多万城市文明志愿者参与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志愿者的"长跑"。乐于奉献、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风气正在影响千千万万中学生。
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知识,评价该高中生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
表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份
1953
1979
1995
2009
比例(%)
13.26
18.96
29.04
46.6

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

选举法制定或修改年份
1953(制定)
1979(修改)
1995(修改)
2010(修改)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
8:1
8:1
4:1
1:1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他类推。
(1)运用我国国家性质和选举制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为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世博会设立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实践案例,这在世博史上尚属首次。在众多参观者中,相关专家悟出了宜居城市规划理念:空间紧凑、功能集聚、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真可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运用"探索规律实事求是"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热闹"和"门道"体现了哲学上哪对关系?
(2)"案例"作为生动、丰富、具体的材科,在专家形成的"理念"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l55个民族自治地方。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发展得到国家大力支持。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决定对新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运用民族知识简要回答: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2)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是此次政策之一。运用经济常识回答:这一政策运用了宏观调控的哪个手段?该政策的实施对新疆尉难地区的企业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