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t=0时,乙电荷向甲运动,速度为6m/s,甲的速度为0。此后,它们仅在相互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速度(v)一时间(t)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甲、乙两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
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
C.0~t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一直增大 |
D.t1~t3时间内,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
下面所列举的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
B.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G |
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且采用了电场线描述电场 |
D.安培首先总结了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和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发现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R3断路 |
B.R1短路 |
C.R2断路 |
D.R1、R2同时短路 |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于2010年10月11日上午1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已知“嫦娥二号”绕月运动的周期约为118分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嫦娥二号”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220。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地球对“嫦娥二号”绕月运动时的万有引力与此时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
A.2 | B.0.2 | C.2×10-2 | D.2×10-3 |
如图所示,虚线AB和CD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O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处于椭圆的两个焦点M、N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
B.C、D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
C.在虚线AB上O点的场强最大 |
D.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O处的电势能小于在B处的电势能 |
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 |
B.斜面的倾角 |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
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