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图1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判断1~2题。1.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A.47°
B.23.5°
C.94°
D.66.5°
2.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
A.5~6月 | B.7~9月 |
C.10—11月 | D.12—5月 |
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 B.水源和牧草季节更替 |
C.干季、湿季时空差异 |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
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
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
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甲河泥沙含量更丰富 |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更好 |
C.甲河流量更大 |
D.乙河入湖口较深 |
图中沙漠的成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
C.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 |
D.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第下列问题。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纬度 | C.季风 | D.洋流 |
自然带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最可能出现热带雨林带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热带雨林带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岛屿最长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南流向西北 | B.自西南流向东北 |
C.自西北流向东南 | D.自东北流向西南再转向东南 |
关于图中岛屿沼泽地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气温不高,蒸发较弱 |
B.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
C.河流容易产生凌汛,水经常溢出河道 |
D.地势地平,排水不畅 |
图中莱城4—9月的降水量远超过10月—来年3月,其主要原因是
A.4—9月,地处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
B.10月—来年3月,地处赤道无风带,无法形成有效降水 |
C.4—9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
D.10月—来年3月,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