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OH。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纯碱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选择下列适当装置进行连接,并对设计方案不断完善,成功完成了
测定实验。

 
⑴活动小组的五位同学对实验装置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发言,内容如下:
甲:将装置A和E连接即可。因为Na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O2被E中的碱石灰吸收,分别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后E的总质量,就可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
乙:还应在A和E之间连接装置      (填序号),其目的是                      
丙:应该用B装置取代A装置。从B装置的导管口处缓慢鼓入空气,其目的是     
丁:若直接向B装置中鼓入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
“无影响”),因此,应将鼓入的空气先通过装置                 (填序号)。
戊:E装置后还应连接装置F,其作用是                    
⑵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测定的数据如下,计算该工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工业纯碱样品质量
反应前E的总质量
反应后E的总质量
6.4g
51.9g
54.1g

⑶简述实验室测定上述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法(含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绿矾(FeSO4•7H2O)是中学阶段常用的一种还原剂。
(1)久置的绿矾溶液容易被空气氧化变质,简述检验绿矾溶液已经变质的操作和现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
(2)绿矾溶液浓度的标定测定溶液中Fe2+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是:
a.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b.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c.重复操作2次,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体积分别为20.02mL、24.98mL、19.98mL。
(已知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②计算上述滤液中Fe2+物质的量浓度(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探究保存绿矾溶液的有效措施
【反应原理】Fe2+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Fe2+ +O2 + = Fe(OH)3↓+ Fe3+
【操作与现象】取4支试管,如图进行实验,请在相应位置上写出试管①的现象和④的添加试剂。

【分析与结论】设计试管①的作用是;为了有效保存FeSO4溶液,你认为最佳方案为

工业上生产高氯酸(沸点:90°C)时还同时生产了亚氯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

(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
(2)反应器I中的温度最佳为(填序号);操作②的名称为
A. 0°C ; B. 20°C ; C. 80°C ; D. 120°C
(3)反应器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加快反应器II中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写出一种措施即可)等。从反应器II中获得NaClO2粗品的实验操作依次是(填序号,下同),进一步提纯的操作名称为
A.过滤 B.重结晶 C.蒸馏 D.蒸发浓缩 E.蒸干灼烧 F.冷却结晶 G.萃取分液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副产品除NaClO2、NaHSO4外还有(填化学式)。

(1)已知: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C(s)+H2O(g)=CO(g)+H2(g)ΔH2=+131.3 kJ/mol
则反应CO(g)+H2(g) +O2(g)= H2O(g)+CO2(g),ΔH= _______kJ/mol。
(2)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ΔH
①下列情形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每消耗1 mol CO的同时生成2molH2
B.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C.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②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下同);由图判断ΔH _____0。

③某温度下,将2.0 mol CO和6.0 mol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5" mol/L,则CO的转化率=,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工作温度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用煤炭气(CO、H2)作负极反应物,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反应物,催化剂镍作电极,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点混合物作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H2-4e-+2CO32-=3CO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生产过程如下图:

(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分子式为;1mol 该物质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消耗______molNaOH。
(2)化合物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反应④的反应类型属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在合成线路中,设计第③和⑥这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有机物C(分子构型为,-X、-Y为取代基)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NO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1)写出制备NO的反应方程式
(2)收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变红色,这说明NO具有_____性。
(3)制备NO的步骤如下:
1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2取下注射器,通过U型长管加入稀硝酸至接近U型短管的铜丝
3在针头上安装好注射器,抽出U型短管中的所有空气;然后拔出注射器,并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
4待硝酸与铜丝分离后,用已排除空气的注射器抽出生成NO,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封口。
在上述操作中遗漏的一个步骤是,在步骤3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4)在铜丝上绑上石墨的作用是
(5)若将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则可制取NO2气体。请你用注射器收集NO2气体并完成“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实验探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表格。(只完成一个影响因素的探究,其他实验用品自选)已知
2NO2(g) N2O4(g) △H <0;N2O4为无色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分别用两支注射器收集NO2,并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封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