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看,要实现社会和谐,客观上要求:
①国家要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③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④中国共产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8年 6月20日,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网民们就国计
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②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④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在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后选人的差额选择,有的实
行“海选”(不制定候选人)。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 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 B.民族互助原则 | C.民族平等原则 |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