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4790亿元,财政总收入712.9亿元。“十五”期间,生产总值的增速达到年均17.1%,位居全国第一。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58元,为全国第1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2元,为全国第16位。从政治上看,这体现了
| A.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 B.各民族人民政治地位上的平等 |
| C.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 | D.各民族在经济上已经实现了平等 |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
①X轴为通货膨胀率,Y轴为商品价格
②X轴为外汇汇率,Y轴为人民币币值
③x轴为利率,Y轴为股票价格
④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④ | D.③④ |
治病,“三分用药,七分养”;“凡药三分毒”,用药也要讲究适量。这句俗语包含的哲理有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③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④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⑤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③⑤ |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B.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 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水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
| C.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 D.认识事物要从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