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0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
材料二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和东盟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对我国的经济影响。(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所反映的政治道理。(10分)
漫画《躲雨》(作者:德国·卜劳恩)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学会统筹考虑以实现最优目标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
④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和服务于集体利益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成长亦是如此,既要承受外在压力,更需具有内在动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前进和上升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
| B.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 C.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
| D.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
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由此可见,当代青年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
| A.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
| B.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并为之脚踏实地和艰苦奋斗 |
| C.在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实现 |
| D.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以国家利益为重 |
2015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强调上述试点的重要性是因为()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
| B.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
| C.以点带面,促进事物实现质的飞跃 |
| D.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