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0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
材料二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和东盟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对我国的经济影响。(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所反映的政治道理。(10分)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据此回答题。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中国特色”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 |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 |
胡锦涛指出,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改革是动力”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向前发展的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
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酒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匙污水。一匙污水坏了一桶酒的原因是( )
①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次要方面有时也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可以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的联系存在于具体的条件中,并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若将“腐败”二字拆解开来,就是“广(病)”“人”“寸”“肉(肌体、灵魂)”“贝”“文”6个偏旁部首,将这6个各具含义的字串起来,加以提炼,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便跃然纸上:“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B.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D.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 |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 )
①符合客观规律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具有远大前途 ④出现时间最早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选项中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 ②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属于发展
③发展一定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