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5日 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河南交通安全条例》,将增设“轻微违法行为,警告后予以放行”条款。这一消息透漏后,立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蚁穴,就能毁掉千里堤坝,一次次小的轻微的交通违法就可能发展到大的交通事故。上述认识的哲学依据是
A.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任何微小的变化最终都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
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设立至今已有22位科学家获得此项殊荣。翻阅获奖者的先进事迹,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惊人的一致:坚守理想、钟情事业,耐住寂寞、拒绝浮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追求个性的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
C.追求真理需要远离社会生活、注重自我修养 |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 |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蕴含的哲学思想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认识是实践不断发展的动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这种做法否认了()
A.矛盾的特殊性 | B.矛盾的普遍性 |
C.世界的物质性 | D.联系的客观性 |
2014年11月,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完美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拿到的第一张“返程票”,为未来嫦娥五号执行更为复杂的返回任务奠定了技术基础。这说明()
A.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 D.认识推动科学实验发展 |
落后文化是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因此我们对待落后文化正确的态度应是()
A.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
B.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
C.尊重事实,百家争鸣 |
D.发展先进文化,排斥落后文化 |
我国通过立法确定纪念日和公祭日,并举行隆重活动,将激励全国人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 B.改革创新 | C.爱好和平 | D.自强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