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循环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90年代的知识经济研究,赋予“循环经济”以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中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
①感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
③对事物现象的认识④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循环经济理论”促进20世纪经济发展,这说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C.只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认为,搞生物学的要学点辩证法,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承认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安全第一”这幅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事物固有的属性
B.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D.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

下列成语或俗语中,不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是

A.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B.对症下药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因地制宜

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

A.大量吸引外资 B.公平贸易和透明性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