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避讳具有久远的历史,史书记载连绵不绝。如,为避秦始皇嬴政讳,改“正月”为“端月”;避汉武帝刘彻讳,用“通”代“彻”;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这些史事说明 ( )
①汉字演变趋势受制于政治 ②古代帝王天下独尊
③封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④历史研究须重视史料鉴别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 A.提倡人民主权 | B.主张三权分立 | C.主张社会契约 | D.反对君主专制 |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珍宝,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其真容,现藏于故宫。该画( )
| A.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
| 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
| C.以风俗画为特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
|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清朝时的盛景 |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 A.王羲之 | B.张旭 | C.颜真卿 | D.柳公权 |
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 C.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 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
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里的“风骚”是指( )
| A.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 | B.《诗经》和“楚辞” |
| C.屈原与李白的诗歌 | D.柳永与李清照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