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论述了技术应用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这充分说明 (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害参半 |
| B.古代技术成了近代迷信的帮凶 |
| C.技术运用的社会条件至关重要 |
| D.技术伦理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
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生产分工”战略,美国和加拿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墨西哥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互补。三国形成该分工模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经济体制不同 | B.发展水平不同 |
| C.政治制度不同 | D.开放程度不同 |
2010年10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证券时报》上发表观点: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下列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
| A.美国已经获取了世界经济霸权 |
| B.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
| C.美国乱发纸币只能经济危机 |
| D.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掠夺世界资源 |
下面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 |
| B.b段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 |
| C.c段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力推行 |
| D.d段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混合经济”的实施与“新经济”的出现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时,欧洲似乎正安定下来处于一个和平、安全和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图片不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赫鲁晓夫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
| C.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 |
|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