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61年年初的一天,美国北方绅士巴特勒在华盛顿和一位南方的领导人就战争的可能性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南方领导人傲慢地说:“北方不可能开战,在北方我们有很多盟友。”巴特勒气愤地反驳道:“是的,在北方你们有很多盟友。如果你们只是在联邦的体制内争吵,他们会继续站在你们一边。但是,当你们向联邦的旗帜开枪时,人民就会团结起来同你们作战。而且,我向你保证:如果战争发生,奴隶制就会终结。”从这段材料看,双方的根本分歧是                                                                          (   )

A.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B.权力的相互制约
C.分裂还是统一 D.战争还是和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藐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蒙娜丽莎》是东西方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社会思潮的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传统文化的影响 D.社会上层的倡导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