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的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④ |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材料中的思想最早由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 )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黄宗羲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