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每格2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                                              

(2)另一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经过甲图处理后的琼指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见乙图),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③右图为温特实验示意图,它证明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病因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如图为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被HIV病毒侵染的T淋巴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部位成熟。除上述免疫器官外人体的免疫器官还包括(至少答2个)等。
(2)人体感染HIV病毒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下图是抗体形成的一般过程,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称:e;g

(3)艾滋病感染急性期会出现持续多日的发烧症状,此时患者的体内产热量(填>、=、<)散热量,此过程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
(4)从图1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了峰值,患者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

下图为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的杂交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I1与I2的后代中,只有雄性个体才能患有乙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一定不能是(不定项选择)

A.常染色体隐性
B.伴X隐性
C.伴Y遗传
D.伴XY同源区段隐性遗传

若按上述假设, Ⅱ2与Ⅱ3杂交的后代的患病概率为
(2)根据系谱图的信息无法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探究乙病的遗传方式。(注:现有此动物的纯合患病个体和纯合正常个体若干只,且雌雄个体数量均等,雌性个体每胎产子数量较多,且均能成活)
第一步:选择正常的雄性个体与患病的雌性个体为亲本进行杂交。
第二步:将F1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统计F2代中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论:(用图中的罗马数字作答)

若F2代雌性与雄性中,正常:患病均为3:1,则乙病基因位于
若F2代雌性与雄性中,正常:患病均为1:1,则乙病基因位于
若F2代中,正常:患病=3:1,且患病个体都为雌性,则乙病基因位于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图1所示为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应物质的变化规律。据图回答问题:

(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图1中所示字母最可能对应的物质,A为,B为,C为
a.CO2释放速率 b. 有机物含量 c. O2的产生速率 d. 种子的鲜重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花生种子萌发初期的呼吸方式并测定呼吸速率。具体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取萌发天数相同的花生种子若干,分别置于如图2所示的测定装置中,并编号甲、乙。
②在相同且适宜温度下保存一段时间,测定甲装置中红色液滴左移的速率为m(m>0),测定乙装置中右移的速率为n(n﹥0)。
请根据该小组的实验现象判断,这批萌发种子进行的呼吸方式为,总呼吸速率可以表示为(以CO2释放速率表示)
(3)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量花生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下数据。

据图3分析,当花生叶片所处温度为0C时,CO2固定速率最大,数值为mg/h。
如果昼夜恒温,白天光照10小时,图3所示温度中,从积累有机物角度分析,最适合花生生长的温度是

生物冶金是利用含微生物的浸取液与矿石进行作用而获取有价金属的过程。这些靠“吃矿石”为生的微生物大多为嗜酸细菌。铁氧化细菌LJ-1是其中的一种,它不能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只能通过氧化Fe2+→Fe3+获取生长所需的能量。
(1)铁氧化细菌LJ-1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采集菌株LJ-1,应在________土壤取样,配置的选择培养基中以_________为唯一碳源。
(3)研究人员从云南某地硫磺泉附近分离鉴定了一株能够还原Fe3+的杆菌Teng-A。为了研究Teng-A对菌株LJ-1氧化Fe2+能力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请完成以下步骤:

a)配置液体培养基,调节适宜的pH;
b)在____ 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 ____为对照,
c)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为指标。
d)分析与讨论:
培养初期的结果显示:混合培养对Fe2+的氧化速率比单独培养时低,请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在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 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2) 微山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3) 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
(4) 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kg。
(5)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目前已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发生基因突变。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理由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