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商品经济
C.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上述观点所反映的是

A.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C.陈独秀右倾思想 D.“左”倾机会主义思想

法国人傅立德在《上海法租界史》序言中写道:“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还不到80年。我们有权利引以自豪。”该书大约创作于:

A.19世纪晚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 D.20世纪中期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议》中规定:“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要交租交息,”作出这一决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B.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恢复发展农村经济 D.调动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

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段话表明中共
①明确了掌握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②创建了工农革命军 ③已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④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中共“二大”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

A.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B.中共的最高纲领
C.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阶级性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