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 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 |
| 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任用 | 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毛泽东访苏期间曾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些想法体现在我国的( )
| A.工业化建设中 | B.社会主义改造中 |
| C.“大跃进”运动中 |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 )
| A.会议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
| B.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中共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
| C.会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
| D.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重大贡献 |
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 D.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
|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晚清政府的自救 |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