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
A.物质决定意识 |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 |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
2010年12 月3 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进行综合试验,以测试和评估此路段,为2011年7月份的试营运作好准备。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时速 486.1 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蕴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③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展的
④实践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 )
A.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确定的 |
B.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
C.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
D.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
C.真理作为意识范畴具有不确定性 |
D.不同事物的各有其特点 |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命。它主要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哲学上论证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秩序的必要性。这说明()
A.哲学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
B.哲学通过批判旧社会、旧思想的弊端而更新人们的思想 |
C.哲学能够唤起人们的科学精神 |
D.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