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截止2009年5月25日,甲型H1N1流感已蔓延至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已增至12645例,疫情还在扩大。面对扩散迅速的甲型H1N1流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目前已成立由卫生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工作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这体现了
①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②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政府切实保障人民的健康生命安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而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史实说明
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不同性质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作用 |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 D.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桥梁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本质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 |
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 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
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
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 | 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