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元宵节期间,文化部等14个部门共同举办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这是建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这次活动
| A.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各种传统文化 |
| B.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
| C.有利于扩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 |
| D.表明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
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9年9月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2010年10月,央行在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管理好通胀预期慎重权衡后作出加息决定。央行历次调整货币政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
| B.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
| D.客观对主观具有决定作用 |
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集群式迈出国门。这表明我国
| A.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
| B.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
|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 |
| D.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在我国,目前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偏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要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
| A.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B.依法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
| C.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D.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
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 A.大力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物价 |
| B.加强经济干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 |
| C.完善宏观调控→健全价格监管法规→打击恶意囤积→稳定物价 |
|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 |
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B.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C.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总额(P×Q)增加
D.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总额(P×Q)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