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人权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热议人权这个话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保护人权、改善人权、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努力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成就更是可圈可点。完成1—2题。
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权,从根本上说,是由_______决定的。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C.社会各阶级的地位 D.国家的根本大法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这反映了人民民主的( )
A.广泛性 B.全民性 C.真实性 D.阶级性
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漂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孩子的一句“我爱你”,妈妈哭了,爸爸笑了。这里的“哭”与“笑”表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③矛盾双方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 A.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首提经济“新常态”,11月两次再提“新常态”并要求全社会要适应“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指在我国三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时期保持7.5%左右的增速。新常态下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了
①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和过程
④规律是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社会,必须适应“新常态”。这主要是因为
①认识必须随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在格陵兰,冰盖顶端气温升高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冰川表面的融化量一年又一年创下新高。气温升高除了对格陵兰冰川产生影响,同样也改变了当地人民的耕种、捕鱼、狩猎以及出行方式。上诉材料说明
①联系着的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化发展的
④人类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1世纪初已经变成现实。这一技术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但真正大规模地被企业采用还需要时间。因此,3D打印被称作“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这说明社会领域的新事物
①总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②出现时间总是早于旧事物
③总能立即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拥护
④需要人们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