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材料二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个“痛点”

痛点
表现
市场机制与非市场力量结合导致的灰色收入
我国的灰色收入有价格双轨制收入、垄断特权收入、国有资产流失性收入、税收流失性收入和非法收入等。
劳动者市场弱势地位导致劳动者收入比重下降
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大于求,“买方垄断”客观存在,特别是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企业往往通过压低劳动者收入以提高利润,导致劳动者在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显著不足。
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偏高
部分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高4—10倍之多。
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救济功能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还不到公务员养老金的50%。有悖于救济市场竞争弱势群体和“失利者”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意,甚至可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出现逆向调节,扩大实际收入分配差距。

(2)运用经济知识,为国家破解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个“痛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让国强与民富同步
在我国经济多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下,人们自然期盼藏富于民,让“国强”与“民富”同步。然而,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0%,职工工资年均增长只有8.18%;从1988年到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人群间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
材料四 公民以平和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离不开公民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在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后,公民权益的平和表达、有效维护,是中国公民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广州市选址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消息传出后,周边小区群众通过签署反对意见的形式发起诉求活动。2009年12月10日,番禺区有关部门表示,暂缓“垃圾发电厂”项目,启动有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的全民讨论。一位参与对话的政府官员说,过去我们习惯于鼓励和表扬,而现在,我们必须学习在群众和舆论的批评和监督下推进工作。
(4)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谈谈你对“公民以平和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月,央视连续曝光假鱼翅问题。工商部门在对鱼翅市场的专项检查中发现,鱼翅加工销售过程中主要存在重金属超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真假混合、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多方面的问题。浙江省抽检样品中超过96%的鱼翅都是假的,这些假鱼翅主要以明胶添加色素鱼翅精调制而成人工鱼翅,还有的是烧碱鱼翅甚至是药水鱼翅,这样的所谓鱼翅利润可达上百倍,但往往重金属超标,食用后伤肾和肝,甚至有致癌作用。问题鱼翅呼唤“诚信为本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链条涉及到工商、质检、农业等多个监管部门,需要各部门统一协调才能根除鱼翅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请你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诚信为本”?
(2)请为构筑一个诚信的健康的鱼翅市场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某校高三(9)班同学自发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微博调查】 同学们在微博调查中发现以下现象:

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
你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说明吗?
每次都看
偶尔看看
一般不看
11.8%
35.1%
53.1%
你会把购买零食的钱用于捐赠救助吗?

有时会
不会
36.7%
21.2%
42.1%
你会选购发泡塑料餐盒装的食品吗?

有时会
不会
52.1%
43.4%
4.5%

【论道求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竞争和利益杠杆的作用,调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早晨喝杯三聚氰胺牛奶,来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黄膳,再加一盘敌敌畏喷过的金华火腿,喝上两杯甲醇白酒,如今的食品添加剂和有毒金属太多,据说中国人倒在地上拍扁了是一张元素周期表。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往往是某些经营者追金逐利,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的结果。
(1)就上述调查中显现出的问题,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在微博上发出倡议,拟出倡议主题并说明依据。
(2)有同学据此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市场惹的祸。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围绕“如何实现收入倍增”问题,网上网友的两个帖子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
网友“云淡淡”: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
网友“冻土”:他年收入100万元,我年收入2万元,人均年收入51万元,几年后他年收入202万元,我年收入还是2万元,人均年收入102万元,我的人均收入不是 “倍增”,而是“被增”了。
针对网友的观点,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跟帖分析。(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
描述图1与图2显示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实现材料二中的建议?

2012年7月1日起,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5分,第三档涨3毛。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用电,更提升了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
此次电价上涨后,企业的用电负担会相应增加,因此,为消化电价上涨因素而进行节能减排,显得更加重要。
结合材料,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