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I |
Ⅱ |
Ⅲ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2 NP=6×102 |
GP=59.3×106 NP=49.5×105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62.8% |
99.7% |
(1)Ⅱ所代表的动物是 ,其呼吸释放的能量用于 。
(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
(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
有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XXY的色盲男孩,其原因是
A.初级卵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开 |
B.次级卵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开 |
C.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开 |
D.次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开 |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压片四个步骤 |
C.在低倍镜视野中,只要看到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即可判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
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生存环境一旦改变,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不能适应新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接近于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
基因A与a1、a2、a3之间转化如下图所示,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
B.基因突变频率低且大多是有害的 |
C.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
D.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在某一种群中,经过调查得知,隐性性状约占(等位基因用A、a表示) 占9%,那么该性状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分别约为
A.0.9、0.82 B.0.36、0.55 C.0.49、0.42 D.0.1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