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1:2008年8月,为避免去年“新生家长露宿操场”的一幕再现,清华大学通宵开放一处千人食堂,各地媒体纷纷组织“结伴上大学”活动倡导学子“不让家长送”,一些媒体则发出“送子大军请止步”的呼吁。
材料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有3143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在“家长是否该送孩子上大学”这个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送不送都有道理”,剩下的一半各执一词:三成认为“该送”,两成认为“不该送”。
(1)媒体通过哪些行为表达了怎样的态度?(用自己的话回答,请注意审题)
(2)今年你也将步入大学,你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吗?请联系实际,说说理由。
市音乐厅演出时,经常请职高学生担任服务工作。2月4日(星期日),音乐厅总经理给职业高中打电话,希望该校能在2月6日晚场(7点—9点)派20名女生服务,并要求有一名老师带队。校长表示同意并立即给高三文秘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打电话,请他担任这一任务。
①校长在电话中说:
②李老师星期一早晨在班里布置了这一任务,他说:
。
下面是一个中学生写给王力先生的信的正文,有三处措辞不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我能给您写信,很为您感到荣幸①。您是大语言学家,知识渊博,写了那么多书②,给我们这些初生牛犊③以很深的影响④。我很喜欢读你的书,可当地⑤偏僻,很难买到。请您受劳⑥为我邮一本您写的《古汉语常识》,并恳请⑦您复信教诲⑧。
由于目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说明也应有所不同,根据下面的要求分别写两段话来说明文具盒(铅笔盒)。
目的(一):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
目的(二):向别人介绍、推荐自己用的这种文具盒。
(1)
(2)
王老师一退休,就收到了学生张笑的来信。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还有一些毛病,下面就摘一段,请找四处加以修改。
老师,此时此刻,①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课堂上,②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③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④您离我而去,⑤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⑥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愤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修改序号 |
修改结果 |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