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这段话谈论的是()。
A.人的生命价值 | B.人的生活方式 |
C.人的地位区别 | D.人生变幻无常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 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林冲与众人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 "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 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yA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谢。"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 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於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气力的勺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 |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2. |
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
、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
4. |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一句小说内容,探究"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轨迹
第一场 “就一次”
夜,傅燊渊家里,子女都睡了,傅燊渊夫妻还在谈话。
傅妻:(看了一下子女的房间方向)你看今天下午明明来求的那件事,是不是重新考虑一下?
傅燊渊:你不怕到时候被一锅端?
傅妻:哪有那么严重?
傅燊渊:就怕万一呢。
傅妻:别推三推四的了,我看你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家乡了。
傅燊渊:说到哪儿去了。
傅妻:要不你怎么会狠心泼了明明的冷水?你不想想,当年咱们被赶到乡下时,是谁为我们牵肠又挂肚?
傅燊渊:我不敢忘记我大姐的恩情,但你要知道,人坐的位置高,盯着的人也多,要是一个不留神,被人掀翻了,你们怎么办?如今巴望我出事后乘机挤进我这张交椅的人多的是呢。
傅妻:人人都这样干,就你会倒霉?
傅燊渊:就怕今年流年不利。
傅妻:你运气就那么差?真是这样的话,你能四十刚五就当了吃香喝辣的局长?
傅燊渊:你可别乱说,我能上来,靠的是实干。
傅妻:算了吧,要是没有胡书记赏识着你,你还得呆在乡里跟泥土打交道。
傅燊渊:对了,我总不能辜负胡书记的栽培吧。
傅妻:你就肯定老胡那么干净吗?傅燊渊:不要随意污蔑党和政府的好领导。
傅燊渊瞧了瞧窗外,犹豫片刻,还是摁开了自己的手机。
第二场“我没事”
电视上正播着个某个大蛀虫的新闻,警车声时不时从街上呼啸而过。
傅妻:听着这警车声,我真有点心惊肉跳。我只是让你顺便做点小动作而已,你没背着我去做大买卖吧。
傅燊渊:我那么没分寸?
傅妻:我还是有点担心,昨晚我又做了恶梦,梦见你被公安局请走了。
傅燊渊:我没事。我刚去开了反贪工作会议来,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我就放心了,原来大把人比我还厉害。如今二三十万的事,司法机关根本没空来理睬。我算过了,就算不幸被政敌嗅出蛛丝马迹来,我的党票和干部身份以及以前的光辉历史就能抵掉很多年,不至于象平头百姓那样只好拿命去抵。万一倒透了霉,真要去坐牢,那钱也能留下来。只是想到为官多年,竟然落到要靠坐牢来给你们打下经济基础,不免有点悲哀。再说,我有好事时也没独吞,谁会看我不顺眼?
第三场“上瘾了”
夜,九点,傅燊渊家客厅里,儿女们不在,傅燊渊夫妻俩在看报。
傅燊渊:(丢开报纸)看来得找机会给教育局一点颜色才行。
傅妻:人家又惹了你什么了?
傅燊渊:他们兴建教师园地竟然不来找我签上点意见。
傅妻:平时一到教师节你就下乡去躲赞助,现在你倒关心起教育来了?
傅燊渊:起码以后我还能给他们捐点旧器材什么的吧。
傅妻:你就别去自留把柄了。
傅燊渊:不行,可不能肥了其他人而亏了我。
傅燊渊拿起电话就径直往承建教师园地的包工头家拨。
傅燊渊:(开心地)咱们的存款看来快要接近六位数了。
傅妻:你竟然发展到了伸手要的地步。
傅燊渊:所以说女人就是女人,怕什么!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要玩就玩大点,否则划不来。
傅妻:够用就行了。
傅燊渊:够什么用?现在我们要养房养车养享受,儿女们大学毕业后还要操心他们的工作和住房以及婚姻。更主要的是,我总不能一辈子当个小局长吧。做官多年,我已生疏了实际工作技能,要是有朝一日退下来,我能去打什么工?这一切的一切,都得靠大把的钱来冲锋陷阵。光靠我们俩的这点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有了钱,就算我退了位,也是高级百姓,照样有人来求我,不至于门前冷落鞍马稀。做清官有屁用?要是我因太清廉而被别人轰下台时,官员们会为我申冤并升我的职么?绝不会的,他们不知有多幸灾乐祸呢。也许会有几个百姓为我奔走呼号,但说不定要被打成刁民。我算是看透了。
监狱里。
记者:明知山有虎,干吗还偏向虎山行?
傅燊渊:跟你说个故事吧:有个小偷到好朋友家玩。当晚,朋友家就不见了一口大铁锅。第二天,小偷请人来转告说铁锅被藏在一个石洞里。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不仗义,小偷歉意地说,我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但我已上了瘾,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手痒得难以忍受。
(文章有改动)
1、这则话剧的题目有何含义?
答:
2、话剧中的几处舞台提示,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
3、怎样理解戏剧结尾处傅燊渊讲的故事?
答:
4、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人”,结合这则戏剧内容,联系社会,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人物简介:钱之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毒蛇”),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总破译师
代主任——蒋介石委派至上海的亲信特使,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之一
背景概述: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党中央派特使前往上海。这一行动被敌人破译到而暴露,唯一的知情者钱之江却和另外几个国民党的破译人员,即“南京密电”的知情者都被软禁起来。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连翻审查,基本确认钱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证据。就在“南京密令”(若找不出“毒蛇”则把软禁人员一律枪杀)生效的前夜,两个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有了一段经典对白。
代主任 钱总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蒋委员长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钱之江 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
代主任 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生是党国人,死为党国鬼,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①
钱之江 同是吃饭,国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样是人吗?难道你我之间竟有一个不是人?
代主任 钱总过于能言善辩,三寸不烂,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难鸣呐!没了你,我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响声了。
钱之江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响一枝蜡烛的光辉。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而你过早叫喊胜利,却可能孤独面对舞台,座位下无人喝彩。
代主任 其实我心里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人了,只是我无法证实。我遗憾造物主让我们成为敌人,而不是同志,只能各为其主。
钱之江 我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是你。而我,生来死往,象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②
代主任 好口才!钱之江,那我告诉你,即便大幕拉上,我也绝不会让你曲终人散。这个世界离开你,我会孤独,我会一览众山小,我会高处不胜寒。所以你不光不能离开,我还要你坐在舞台下为我喝彩。
钱之江 那我们都拭目以待。
代主任 不到黄河不死心。
钱之江 不见棺材不掉泪。
1、细读两人的对白,请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他们各自表述的主要意思。
钱之江:
代主任:
2、你最欣赏钱之江身上哪些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请选取两点并依据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3、选文中的许多语句都有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言外之意),请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潜台词。)
①:
②:
4、假如你是导演,在上述片断中,就“钱之江”这个角色的语气或神态应向演员提出怎样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5、正是千千万万个“钱之江”的舍生忘死,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请调动你的积累,再列举一个你所熟知的革命志士的事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再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约束,我也不受你的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拉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答:
2.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答:
3.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
答:
4.《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复活的“哥德堡”号到了广州
2006年7月17日中午,“哥德堡”号劈波斩浪九个多月,途经西班牙加的斯、巴西累西腓、南非伊丽莎白港和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及新加坡,停靠中国港口第一站——广州南沙港,预计8月29日,将抵达上海。
7月18日,当广州人翘首期盼的“哥德堡”号出现在他们视野的时候,船上船下一片沸腾。象征中国与瑞典两国国旗的红、黄、蓝彩带飘舞在古老的木船上,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世和王后西尔维娅在众人的簇拥下微笑着走下舷梯。
时隔262年,这艘瑞典人花费了十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仿古船终于来到了广州。重建“哥德堡”号、驾驶它重返中国——这是瑞典人的一个梦想。
“哥德堡”号回来了,却沉在了家门口
18世纪初,欧洲刮起一股“中国风”。在当时的欧洲,拥有中国瓷器是权贵的象征;穿中国服装是一种富有的体现;喝上中国茶,那更是奢华的享受。18世纪中叶,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相继成立了从事对华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苏格兰贵族克林·坎贝尔携巨资来到哥德堡,与当地富商通过上层关系获得政府特许,成立了从事垄断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该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建造船只。1738年,继第一艘“东印度人”号后,第二艘充满传奇色彩的“哥德堡”号正式下水。第二年,“哥德堡”号开始驶向遥远的中国,并且先后顺利地完成了两次远洋航行,带回大量的中国货物,包括西方人喜爱有加的中国瓷器、丝绸和茶叶。“哥德堡”号给瑞典东印度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1743年,“哥德堡”号开始了它的第三次远航。1744年冬天,“哥德堡”号从中国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载满了来自东方神秘古国的共计700吨上等物品。
1745年9月12日这天,“哥德堡”号抵达哥德堡港口,离码头900米之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刹那间,海水涌入船舱,在无数人惊恐的目光下,船身慢慢倾斜,带着庞大的身躯和满载的中国财富沉入海底。“哥德堡”号上的船员无一伤亡,救援人员还成功地从海水中抢夺回1/3的货物。光靠这1/3的货物拍卖所得的资金,就完全能支付这趟历时30个月的东方之行的费用。
巨大的利润空间刺激着商人们的神经。很快,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张罗着重建一艘与“哥德堡”号一样的商船。
第二艘“哥德堡”号很快建造出来了,只可惜第一次远航就在南非海域沉没。
商船沉了,“哥德堡”号还活着
上世纪80年代,“哥德堡”号探险热席卷整个瑞典,从沉船里打捞出来的商品让瑞典人兴奋不已。据说,当时被打捞起来的雍正年代的茶叶竟然还能泡出清香。深埋在瑞典人心底的航海梦想再次被唤醒,他们决定重建“哥德堡”号,再现当年航海的辉煌壮举。越来越多的赞助商挤上了赞助者名单,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交流团体也关注着“哥德堡”号的重建,瑞典媒体几乎天天都有“哥德堡”号重建的消息。
“哥德堡”号“监护人”之责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世和王后西尔维娅身上。
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哥德堡”号,人们习惯于把261年前的那一艘沉没于哥德堡港口近海处的商船称为“哥德堡”一号,把沉没于南非海域的那艘帆船叫做“哥德堡”二号,而把今天事隔200多年后重新驶入广州港的这艘仿古帆船称为“哥德堡”三号。
东印度公司成了历史,“哥德堡”号又现广州
1738年,耗费巨资打造的“哥德堡”号商船是瑞典东印度公司所拥有的38艘商船中第二大船只。而今天仿古的“哥德堡”号帆船也耗掉了差不多4000万美元。从1995年船体的第一根龙骨安放成功,到2003年6月6日正式下水、2004年9月3日西尔维娅王后为她命名祝福、2005年5月22日第一次海上试航获得成功,“哥德堡”三号整整花费了十年光阴!
新“哥德堡”与“哥德堡”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同,但新“哥德堡”的内脏却配置了高科技设备,它完全具备了现代远洋航海安全的条件。
2005年10月,一艘18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
2006年7月17日中午,“哥德堡”号成功停靠广州南沙港。同一天,瑞典国王偕王后乘坐皇家专机飞抵广州,下机后率90多名王室成员登上了“哥德堡”号,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海上中国之旅。
(节选自《世界知识》2006年第16期)“哥德堡”二号有没有到过广州?联系原文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倒数第二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称“哥德堡”三号为“复活的‘哥德堡’号”,请联系原文谈谈你对这个称谓的感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