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代表的化石燃料是石油 | B.B代表的化石燃料是煤炭 |
| C.C代表的化石燃料是油页岩 | D.C代表的化石燃料是天然气 |
图6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第21、22题。
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
| B.河流中下游地区 |
| C.湿润地区 |
| D.外流区 |
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
| 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 |
| 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
| 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 |
寒潮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它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季节是
| A.春季和夏季 | B.夏季和秋季 |
| C.秋季和冬季 | D.秋季和春季 |
读图5完成18~19题
下图为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自然灾害过程,据图判断该灾害可能是
| A.台风 | B.寒潮 |
| C.干旱 | D.洪涝 |
下列选项中,与该天气有关的现象是
①感冒患者数量猛增②引发海啸
③羽绒服装热销④病虫害会减少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读图4,完成16~17题。
如果图4表示的是某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①加固了防洪大堤②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③修建了水利工程④开辟了运输线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如果用a表示修建水库后河流径流量的年变化,则表明修水库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是
①环太平洋沿岸几百米宽的自然灾害带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③北纬20-50度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④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