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后虽然世界进入了冷战阶段,但是局部地区仍是热战不断。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如: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国际力量对比、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对比情况等。据此回答4-6题。 一战前,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然而在一战爆发当年,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就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是什么导致德国有如此巨大反差的预测:( )
A.施里芬计划的破产,让德国陷入难以承受的长期战争的消耗 |
B.美国的参战使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集团的方向发展 |
C.德国海上封锁能力不及传统海上强国——英国 |
D.同盟国意大利倒戈 |
二战初期起到保存英法实力,创造了二战史奇迹的是:( )
A.兴登堡防线 | B.马奇诺防线 | C.敦刻尔克大撤退 | D.沃土诺防线 |
不列颠之战中英国皇家飞行员功不可没,而中途岛海战美国之所以能够开始取得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其关键因素在于:( )
A.美国拥有绝对数量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等先进的军事装备 |
B.日军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 |
C.日军的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 |
D.美军事先破译日军作战计划,提前做好伏击 |
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明
A.雅典当时对外战争比较频繁 | B.雅典的商品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 |
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 D.雅典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
1946年初,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被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A.对抗共产主义 | B.争夺世界霸权 |
C.实行政治封锁 | D.采用经济制裁 |
罗斯福新政是西方国家首次以政府形式在价值观上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提出回应与挑战。新政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秩序 | B.调整工业生产 |
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 D.实行货币贬值 |
“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
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下表是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工业产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简表,对此表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
英国 |
19.9 |
22.9 |
18.5 |
法国 |
7.9 |
7.8 |
6.8 |
德国 |
4.9 |
8.5 |
13.2 |
美国 |
7.2 |
14.7 |
23.6 |
①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②美国和德国迅速崛起并赶超英国
③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