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法上有一个“四分之一条款”,即农民选举权原则上只及市民的四分之一。为修正这一条款,党的十七大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对“四分之一条款”的修正
①说明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利于农民平等地享有基本政治权利
②说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③说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参政决策能力
④说明我国公民都享有相同权利,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政治地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分别选举产生,共2987名,包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等。这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A.真实性 | B.广泛性 | C.阶级性 | D.社会性 |
“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 B.表明发展的实质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D.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
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亿,本世纪30年代中将达4亿。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这一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特殊性要求计生政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
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
D.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循环往复的 |
回顾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这说明
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
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
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
A.牺牲个人利益,保障社会利益 |
B.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权益 |
C.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D.提倡和奉行多种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