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通过这次普查,可以摸清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家底,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③人们能够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来改造客观世界
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④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从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里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探索历程表明()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大型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正在进行第六版的编纂工作。与以往不同,这次编纂不再参考过去的问题和答案,所有问题都将根据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进行重新设置,很多问题也将有新的答案或不再有标准答案。上述思路是基于()
①物质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②运动的绝对性,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实践的社会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④认识的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