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有权威政府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官员是否由人民选举产生 |
B.政府是否站在公民利益的立场上 |
C.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
D.政府是否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
2009年3月4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就《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是首次以市人大常委会名义组织的立法听证会,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物业服务重点、热点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回答1-2题社会各方面的代表参加听证会,是在行使公民的()
A.质询权 | B.检举权 | C.监督权 | D.选举权 |
举行立法听证会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国家机关()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 B.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
C.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 |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
(60分)珠江三角洲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通商口岸,上世纪80年代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既有成功经验又面临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六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单位:亿美元)
![]() 年份 |
出口 |
进 口 |
||
数额 |
增幅 |
数额 |
增幅 |
|
2007年 |
3692 |
22.2% |
2648 |
17.5% |
2008年(预计) |
4010 |
13.5% |
3045 |
15% |
注:进、出口数额是进、出口产品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
材料七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从初期的1∶8.11变化至2008年10月的1∶6.82,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5.7%(注: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我国的出口价格上涨,进口价格下降)。作为广东省出口最大市场的美国由于受次贷危机影响,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下降0.3%。2008年上半年,广东与全国一样,CPI(消费品价格)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
材料八面对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状态,为避免中国经济快速下滑,刺激经济增长,我国政府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针对性的经济措施:央行两个月内三度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10月25日,财政部批准了2万亿人民币的铁路投资方案,从11月1日起,适当调高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1)材料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七,运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请运用市场经济和通货紧缩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采取材料八中的措施。
(32分) 2007年夏季,我国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出现大幅上涨,影响了广大居民的生活。
材料一 在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和未来走势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猪饲料价格上涨,饲养成本提高了,肉价自然该涨;同时,由于饲养成本提高但近年生猪收购价格又偏低,许多农民不愿养猪,转向从事其它生产,致使生猪出栏量锐减,这进一步推动了猪肉价格上涨;但是,随着生猪收购价格的升高,不少农户又会回过头来养猪,同时,由于价格高和夏季猪肉不宜存放,社会对猪肉的消费量将减少,这些因素决定了猪肉价格不会持续上涨。
材料二为抑制猪肉价格上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重庆市政府准备了两套应急预案:一是政府限价,非常时期启动政府限价应急预案,制定政府指导价,防止乱涨价;二是高价收购猪肉,即从预留财政资金中拿出一笔钱,高价收购猪肉,然后投放到市场,用市场杠杆来实现对猪肉价格的调节和平衡。同时,重庆市商委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出台了加强市场监测、加强猪源组织、加强市场监管、加强部门协调、加强舆论引导五大措施。
(1)材料一中“有关负责人”的分析是如何体现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的?
(2)根据材料一、二,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政府应如何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发展和猪肉价格稳定?
(3)请简要分析材料二中重庆市政府的做法是如何行使其经济职能的。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经济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回答1—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数次审议,最后才获通过,成为正式的法律。这说明()
①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掌握我国的国家立法权
③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从经济学角度看,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的必要性在于()
①是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的要求
②是鼓励和规范市场竞争的要求
③是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要求
④是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08年12月4日,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开幕,双方围绕“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为主题,就管理宏观经济风险和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的战略、加强能源和环境合作、应对贸易挑战、促进开放的投资环境、国际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回答1—3题。中美两国能够建立起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其首要的基础是()
A.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 | B.加速美国经济的复苏 |
C.发展双方的共同利益 | D.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自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建立以来,历次对话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主要是()
A.由于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 | B.由中美两国的国际地位决定的 |
C.因为中美同为国际经济政治中心 | D.因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
中美双方通过对话促进彼此开放的投资、贸易环境的建立。从经济角度看,这()
①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
②体现了国家的对外职能
③有利于双方优化经济资源配置
④有利于促进两国双边关系发展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