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1)上述材料反映《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怎样认识《选举法》的修订(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
(3)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何政治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将大力促进电力节能减排。目前,我国电力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电网建设落后,电价改革滞后,节能减排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也是影响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必须坚持电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继续大力推进电力结构调整,加快电网建设,加强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减少电煤供需矛盾对电力运行的影响,推动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抑制电力需要的过快增长,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结合材料分析,电力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钓鱼岛纠纷及其民间强烈反响,中国多个城市群众进行游行抗议。不少民主强烈表示抵制日货,在此过程中更出现一些群众打砸日系车辆的现象。据估算,截止2012年10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经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杂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25日转载了署名村山宏原题为“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购买汽车时,无论买的是哪一款,其中都大量使用了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不愿意使用日本的零部件,那就必须建立起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汽车企业。汽车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产业,每年最少也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投资,还需要多年的研发。中国企业就算拥有丰厚的资金,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投机方式。日本有很多制造零部件及其模具的中小企业,在小小的工厂里,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日系汽车产业的品质,依靠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精巧。如果能够制造出凌驾于日本企业之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就不再需要依靠日本企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将更加灵活。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网友观点进行评析。并就如何振兴我国汽车产业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二 2012年9月11日,日方不顾中方一再的强烈反对和严重抗议,签署了钓鱼岛“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重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受到侵犯,中方将根据事态的发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广大网友纷纷就此发帖。
(2)请你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价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的合理性
(2)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释诚品书店经营之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材料一
材料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 2013年元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中,尤其是北京,PM2.5一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1月12日,北京市环保局继续启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对于未来如何减少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专家建议,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全民参与的绿色出行。
(1)请解读表1和表2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网络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纸质阅读?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随着网络出版物的火热和电子书的进一步普及,数字化阅读以其快捷、方便、互动及海量信息的优势,开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传统纸质阅读显得不再那么必要。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各种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迅速上升,而传统纸质阅读量增加较为缓慢。
网络时代,数字化阅读往往是碎片化、快餐式、随意性的,是一种浅阅读。对于深层次阅读而言,传统纸质阅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培养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发现并重视传统纸质阅读的价值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请从文化视角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网络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纸质阅读?”请你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该疑问产生的原因。
(3)读书介质的更新使读好书更重要。针对目前图书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请从经济角度思考人们如何才能读到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