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人大代表通过群众来信、视察、网络等手段了解民意,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带到会上。许多网民直接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人大代表严格审议、表决提案和一府两院的报告。通过后,由相应的国家机关去贯彻落实。
(1)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什么组织和活动原则?
(2)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

注: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影响,一些国家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据初步测算,这将影响到10万左右工人的就业,损失约10亿美元出口额。中方提出:美方实宜以谈判方式和平处理任何贸易争拗,莫再以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挂帅,否则只会进一步拖累中美双方乃至全球的经济复苏步伐,对任何一方都无好处。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贸易磨擦、贸易争端会越来越多。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将成为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威胁最大的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材料三:中新网2010年12月30日电商务部近日发布2010商务形势系列述评,“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调整和应对危机中前进,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多元化格局更加合理,外贸增长协调性趋于改善。预计2010年进出口总额2.9万亿美元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15%,高于预定目标。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简析2009年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美方实宜以谈判方式和平处理任何贸易争执,莫再以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挂帅”的理由。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对外贸易是如何取得恢复性增长的?

材料一 2010年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连续7个一号文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年年有新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
材料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句出自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话,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70%。
材料三小张是一位80后农民工,他准备返乡自主创业。他的家乡在重庆某偏僻的农村,那里盛产富硒土豆,其制成品市场需求大,但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品种单一,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关注“三农”工作?
(2)根据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小张成功创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新中国治淮60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1000多亿元,带动其他投入1000多亿元,促进淮河流域水库塘坝灌区、河湖灌区、机电井灌区、引黄灌区四大灌溉体系年均灌溉面积增加到1亿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防洪、除涝、灌溉等治理工程累计增粮超过6000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913亿元,淮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从昔日水患频发的“水口袋”日益转变成为“米粮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
材料二长江与淮河同为我国七大水系,长江上的三峡工程,既是水电工程,又是防洪和生态工程。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建成,如何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成为重庆市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2010年10月8日,“绿色长江重庆行动”大型捐资造林公益活动在北京和重庆同时举行。该活动旨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结合其他重点工程造林,在重庆长江两岸造林380万亩,实现绿化全覆盖。重庆市必须以此为契机,综合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科技等手段,加快依法治江步伐,推动三峡库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治淮6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所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
(2)“绿色长江重庆行动”必须走依法治江之路,简述依法治江的基本要求。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的总和。它具体通过海洋生产总值体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洋GDP。“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二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占GDP的比重接近十分之一,创造了3200多万个就业岗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为龙头的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
材料三我国拥有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过去,我们的海洋观念淡薄,缺乏海洋国土意识。2010年5月12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明确提出“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国际海洋事务发展新动向,树立海洋发展全球观……坚决捍卫国家海洋权利和利益。”
材料四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鉴于我领海周边国家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对日本所提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中国将继续推进同周边海上国家的和谐建设。
(1)图1、图2、图3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有关国家利益的知识,简要说明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的重要性。
(4)材料四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1.6万公务员职位,而考试报名数有141.5万人,考录比为88:1,如果再加上各地公务员招考,人数更为惊人。公务员没有失业之虞,人们追求“铁饭碗”没有错,其实,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就业关乎人的生存和尊严,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需要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劳动力市场培育、创业环境建设、劳动者素质提高、择业观念变革等方面的努力。
(1)请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劳动者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2)请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的途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