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机物中,对于可能在一个平面上的最多原子数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丙烷最多有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
B.环己烷最多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
C.苯乙烯(![]() |
D.CH3CH=CH-C≡C-CF3最多有10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
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3H2(g)十CO2(g)≒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1> P2> P3>P4 |
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
C.若T1> T2> 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D.T4、P4、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
工业上,在强碱性条件下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CN-,装置如图所示,依次发生的反应有:
①CN- —2e- +2OH- ═CNO- +H2O
②2Cl- 一2e══Cl2 ↑
③3Cl2 +2CNO- +8OH-═N2 +6Cl-十2CO3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一2e一═Fe2+ |
B.通电过程中溶液pH不断增大 |
C.为了使电解池连续工作,需要不断补充NaCl |
D.除去1 mol CN-,外电路至少需转移5 mol电子 |
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0.010 mol·L-1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
B.简单离子半径:Z<W |
C.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 |
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 |
甲、乙、丙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甲+强酸→乙十丙十H2O ,其中乙为盐,丙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单质 | B.甲与乙一定含有同种元素 |
C.丙一定是氧化物 | D.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人硅酸钠溶液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B.上图装置中,导管不能伸人液面的原因是产物易溶于水 |
C.用碱石灰可干燥氯气 |
D.用普通玻璃棒蘸取溶液做焰色反应以证明溶液含有Na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