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周节妇传
宋 濂
周节妇,姓赵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年十八,求宜婚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节妇啮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
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节妇怒,不与言,剪鬓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
兵完而归,富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诸子逊悌,皆有士行。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选自《宋濂散文选》,有改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婴疾甚婴:缠绕 | B.乃复其家复:恢复 |
C.市诗书,教诸子市:购买 | D.羞服与诸子同羞:食物 |
下列句子中,表现节妇“善待兄公之子”和“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
①育宗显如子 ②不暂出户限 ③含食哺诸儿 ④为之婚娶,先于己子 ⑤剪鬓发示之 ⑥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
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 |
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逃走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足见节妇虑事周全。 |
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
⑵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
⑶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 勿 师 心 自 任/ 取 笑 旁人 也 /自 古 执 笔 为 文 者/ 何 可 胜 言 /然 至 於 宏 丽 精 华/ 不 过 数 十 篇 耳/ 但 使 不 失 体 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选自《颜氏家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高适传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瑱率师会安陆。方济师而王败。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而光远兵不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与许叔冀书,令释憾;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奇:以……为奇 |
B.天子西幸 幸:帝王到某地 |
C.监军诸将不恤军务恤:忧虑 |
D.肃宗雅闻之雅:向来 |
下列语句能够表现高适傲视权贵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适从崔光远讨斩之②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③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④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
⑤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⑥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
A.②③⑤ | B.①②⑤ | C.②④⑥ | D.③④⑥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年轻时候不得志,又不治产业。他在诗歌创作上起步较晚,但得到人们的青睐,每写完一篇,当时的人就将其传播开来。 |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玄宗逃难时,高适为玄宗全面分析了兵败的原因,并献上了如何对付叛贼的计策,玄宗赞同他的看法并采纳了他的计策。 |
C.玄宗想让诸位皇子分别镇守不同地方,高适极力劝说不可以。后来永王李璘起兵谋反,肃宗召高适商量对策,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
D.高适生于多难的时代,他认为自己能建立功业。永王谋反,他曾移檄将校,让他们与永王断绝联系,以澄清自己。所以当时有些人认为他明白道义,了解时局。 |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
(2)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3)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高祖预,晋征南将军。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
兄坦颇涉史传,宋武帝平长安,随从南还。元嘉中,位青、冀二州刺史,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尝与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淳深,汉朝莫及,恨今世无复此辈人。”坦曰:“日磾之美,诚如圣诏,假使出乎今世,养马不暇,岂办见知。”上变色曰:“卿何量朝廷之薄也。”坦曰:“请以臣言之,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因晋氏丧乱,播迁凉土,直以南渡不早,便以伧荒赐隔。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圣朝虽复拔才,臣恐未必能也。”上默然。
北土旧法,问疾必遣子弟。骥年十三,父使候同郡韦华。华子玄有高名,见而异之,以女妻焉。累迁长沙王义欣后军录事参军。
元嘉七年,随到彦之入河南,加建武将军。魏撤河南戍悉归河北,彦之使骥守洛阳。洛阳城废久,又无粮食,及彦之败退,骥欲弃城走,虑为文帝诛。初,武帝平关、洛,致钟虡旧器南还。一大钟坠洛水中,至是帝遣将姚耸夫领千五百人迎致之。时耸夫政率所领牵钟于洛水,骥乃遣使绐之曰:“虏既南渡,洛城势弱,今修理城池,并已坚固,军粮又足,所乏者人耳。君率众见就,共守此城,大功既立,取钟无晚。”耸夫信之,率所领就骥。及至城不可守,又无粮食,于是引众去,骥亦委城南奔。白文帝:“本欲以死固守,姚耸夫入城便走,人情沮败,不可复禁。”上怒,使建威将军郑顺之杀耸夫于寿阳。耸夫,吴兴武康人,勇果有气力,宋偏裨小将莫及。
十七年,骥为青、冀二州刺史,在任八年,惠化着于齐土。自义熙至于宋末,刺史唯羊穆之及骥为吏人所称咏。后征为左军将军,兄坦代为刺史,北土以为荣焉。
坦长子琬为员外散骑侍郎,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上遣主书诘责骥,并检开函之主。骥答曰:“开函是臣第四息季文,伏待刑坐。”上特原不问。卒官。
(节选自《南史·杜骥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疾必遣子弟问:问候 |
B.骥乃遣使绐之曰紿:欺骗 |
C.君率众见就见:我 |
D.骥亦委城南奔委:放置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
B.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
C.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
D.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北方风俗,父亲指派杜骥到韦华家,韦玄认为其与众不同,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
B.宋军败退时,杜骥难逃,却将失守洛阳的责任转嫁于另一偏将姚耸夫,宋文帝下令杀了姚耸夫。 |
C.杜骥担任青、冀二州刺史八年,以德政著称于齐地,从义熙至宋代末年,受到官吏和百姓称颂的刺史只有两个人。 |
D.文帝写给杜坦的信被偷看后,杜骥决定由自己儿子顶罪,让第四子俯首等待皇帝治罪。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
⑵ 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李苗,字子宣,叔父畎。畎为梁州刺史,大著威名。王足之伐蜀,梁武命畎拒足于涪,许其益州。及足退,梁武遂改授。畎怒,将有异图,事发被害。苗年十五,有报雪志。延昌中归魏,仍陈图蜀计。大将军高肇西伐,诏苗假龙骧将军乡导。次晋寿,宣武宴驾④,班师。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乃上书陈平定江南之计,其文理甚切于时。明帝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
②正光末,三秦反叛,侵及三辅。时承平既久,人不习战。苗以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乃上书以为:“食少兵精,利于速战;粮多卒众,事宜持久。今陇贼猖狂,非有素蓄,虽据两城,本无德义,其势在于疾攻,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别命偏师,精卒数千,出麦积崖以袭兵后,群妖自救。”于是诏苗为统军,隶行台魏子建。子建以苗为郎中,仍领统军,深见知待。
③孝昌中,兼尚书左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汾、绛、蜀贼,平之。及杀尔朱荣,荣从弟世隆拥部曲还逼都邑。孝庄幸大夏门,集群臣博议,百僚计无所出。苗独奋衣起曰:“今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时,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径断河梁。”庄帝壮而许焉。苗乃募人于马渚上流,以师夜下。去桥数里,放火烧船,俄然桥绝,贼没水死者甚众。官军不至,贼乃涉水与苗死斗,众寡不敌,苗浮河而没。帝闻,哀伤久之,谥忠烈。
④苗少有节操,志尚功名。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及览《周瑜传》,未曾不嗟咨绝倒。解鼓琴,善属文咏,工尺牍之敏,当世罕及。死之日,朝野悲壮之。
(节选自《北史·李苗传》)
注:①宴驾:对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诏苗假龙骧将军乡导假:代理 |
B.次晋寿,宣武宴驾次:驻扎 |
C.明帝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竟:竟然 |
D.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坐:空,徒然 |
下列各句,能表现李苗有文武才干的一组是(3分)( )
①苗年十五,有报雪志②乃上书陈平定江南之计,其文理甚切于时
③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④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径断河梁
⑤贼乃涉水与苗死斗,众寡不敌,苗浮河而没⑥解鼓琴,善属文咏,工尺牍之敏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苗对叔父李畎被害一事耿耿于怀,归魏后仍陈说伐蜀之计,后朝廷曾出师西伐,但因皇帝驾崩而不得不班师回朝。 |
B.李苗在三秦反叛时,根据敌情提出正面坚守不战,选派精兵偷袭敌后的方略,一举击溃了叛军。 |
C.李苗在众大臣对尔朱荣的堂弟率部下逼近都邑束手无策时,主动请缨,招募兵员与敌作战,后因寡不敌众而死。 |
D.李苗崇尚功名,读《蜀书》时,会因诸葛亮不同意魏延请求出兵长安而叹息;读《周瑜传》时,总是深深感叹折服。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建以苗为郎中,仍领统军,深见知待。(5分)
(2)去桥数里,放火烧船,俄然桥绝,贼没水死者甚众。(5分)用“/”给下面语段断句。
志 苟 不 立 虽 细 微 之 事 犹 无 可 成 之 理 况 为 学 之 大 乎 昔 者 夫 子 以 生 知 天 纵 之 资 其 始 学 也 犹 必 曰 志 况 吾 党 小 子 之 至 愚 极 困 者 乎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 知 有 性 情 便 有 格 律 格 律 不 在 性 情 外 《诗 三 百》 半 是 劳 人 思 妇 率 真 言 情 之 事 谁 为 之 格 谁 为 之 律 而 今 之 谈 格 调 者,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节选自《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