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
| 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 |
|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
|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赴国难,其主要原因是
| A.阶级利益取得一致 | B.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
|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 D.百团大战显示中共力量 |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时中国工农红军
| A.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
| B.正在抗日战争的战场浴血奋战 |
| C.长征取得了胜利 |
| D.建立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
| 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
| 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 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最主要的依据是
| A.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 B.资产阶级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决裂 |
| C.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 D.中国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