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高校应届毕业生比去年足足多出7.3万,达到53.2万人,为近年来毕业生增幅较明显的一年。此外,还有大量外省高校毕业生来江苏就业,预计超过65万的大学生要“抢”工作。一个“抢”字启示求职者必须树立:
| A.自主择业观 | B.职业平等观 | C.竞争就业观 | D.多种方式就业观 |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 A.学校教育 | B.报刊和电视 | C.网络 ` | D.大众传媒 |
有人说,是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和游戏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喜爱这些东西。据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要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我们应注重
| A.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 B.杜绝不健康信息和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
| C.限制互联网的发展 | D.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
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议论。正是由于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才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升华。这表明
| A.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 B.不同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 C.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 D.文化的发展来源于不同思想的相互激荡 |
自强崇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鼓舞中华儿女奋发向善的精神力量。2011年9月20日,参加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仪式的54位道德模范鲜明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点。开展道德楷模评选活动
| A.可以加快提高我国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
| C.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
| D.说明树立道德模范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
我国驻文莱大使在第一届“中国语言文化周”开幕式上指出,兼收并蓄、和谐共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为中华哲学所推崇的和谐,其中之一是“兼爱非攻”,即“和而不同”。在这里“和而不同”指的是中华文化
| A.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
|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
| C.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
| D.和别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融的 |